洋品牌垄断口腔市场 植牙患者“望牙兴叹”

生活常识 2025-04-19 16:01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在口腔医疗市场,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进口种植牙价格高昂,而国产种植牙却难觅踪影。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常态,屡见不鲜。患者往往面临这样的困境:一颗进口种植牙,医院的购入成本价仅为三四千元,但患者却要花费超过一万元。更令人沮丧的是,由于种植牙不属于医保报销范畴,患者只能无奈自掏腰包。在这样的情况下,“洋品牌”口腔市场垄断,加剧了口腔行业的暴利现象。

在长沙工作的陈英女士,最近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她想补牙,但在湖南一家三甲医院的牙科就诊后,被告知需要植入一颗牙齿。医生告诉她,医院从未使用过国产种植牙,最便宜的是韩国品牌的进口牙,价格高达8000元一颗。更昂贵的瑞士ITI种植牙,价格更是超过一万元。这让陈女士感到十分犹豫,因为这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

目前,公立医院种植牙齿的平均价格在万元左右,好一点的价格则高达数万元。湖南岳阳市一家口腔医院院长姚先生透露,目前种植牙收费较高,医院引进的口腔材料主要是进口品牌,价格从每颗8000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瑞士ITI、瑞典诺贝尔、德国费亚丹等品牌价格较高,而韩国的奥齿泰、DIO等品牌相对便宜一些。即使如此,医院在整个种植牙过程中的成本也仅为五千多元,但患者需要花费的价格却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整个口腔市场都没有国货。”长沙市口腔医院一位负责人透露,进口牙系统价格昂贵的原因在于进口材料成本高。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口腔耗材产业起步晚,由于质量参差不齐,逐渐被市场淘汰。如今,“洋品牌”已经垄断了口腔市场,其中瑞士、德国、韩国等品牌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由于市场对种植牙存在刚性需求,患者和医院在采购时都难以议价。

口腔行业的暴利只是医疗器械领域价格乱象的冰山一角。业内人士指出,这暴露出我国医疗器械、耗材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和价格管理的欠缺。目前,对垄断医疗市场的“洋耗材”没有定价权,也没有实行指导价政策。进口医疗器械的定价权掌握在商家及其代理商手中。这种定价机制导致进口医疗器械价格高昂,患者往往面临“被宰”后投诉无门的窘境。

调查还发现,和药品一样,医疗器械、耗材价格过高与其销售模式密不可分。进口种植牙生产企业只生产产品,然后在国内寻找代理商向医院销售。竞标、销售等环节都由代理商操作,利润中的大部分留给了中间环节。这种现象加剧了患者和医院的负担,也加剧了口腔行业的暴利现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推动口腔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张献忠沉银传说是真的!江口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