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为什么叫大食?令人啼笑皆非
阿拉伯帝国:从“大食”之名探寻一段啼笑皆非的历史奇缘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个辉煌的王朝,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屋内屋外、人口统计,更延伸至文化艺术的多个领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一个与唐朝齐名、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阿拉伯帝国正在崛起。
早在六世纪后半叶,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庭与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原先的波斯湾至红海至尼罗河的商路受阻。商人们不得不寻找更为安全的路线,于是他们选择了穿越阿拉伯半岛的陆路。地处这条商路中段的商业城市麦加因此繁荣起来。
随着教的传播,先知奉之命,开始传播教。在630年初,他率领大军兵临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了《侯德比耶和约》,麦加城不流血而降,其居民也主动接受了教。之后,阿拉伯半岛周围的部落纷纷表示归顺,仅有少数抵抗者遭到了镇压。从此,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以教为核心,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其国祚长达626年。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拔斯王朝和姆王朝等世袭王朝。在其最为强盛的时期,疆域辽阔,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至高加索山脉、里海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与唐帝国并称为当时的两大帝国。
为了与唐朝争夺世界领土,阿拉伯帝国集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水平。因过度重视军事而忽视经济发展,导致农业发展落后,内部农民起义频发。最终,阿拉伯帝国无力东进。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蒙古帝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标志着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那么,为何阿拉伯帝国被称为“大食”呢?原来,阿拉伯帝国中有一支部落与波斯王国相邻,这支部落的名称在波斯语中翻译过来便是“大食”。于是,波斯人习惯用这个部落的名称来代指整个阿拉伯民族。而中国人通过波斯人的口中得知阿拉伯人,便使用“大食”一词来称呼他们。从7世纪中叶起,文献中已出现将阿拉伯人称为大食的记载。直至辽宋时期,“大食”仍然是指的阿拉伯人。
这一名称的误会背后隐藏着一段跨越东西方的历史奇缘。阿拉伯帝国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仍不容忽视。如今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禁为那些啼笑皆非的误会而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