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狂犬病传播途径有哪
关于狂犬病的传播及其危害的那些事
你是否曾被宠物猫狗意外咬伤,从而担心可能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究竟是如何传播的?这篇文章将为你揭晓答案。
狂犬病是一种通过特定途径传播的人畜共患病。如果你的唾液与携带病毒的狗的唾液接触,那么你就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的传播源头多样,狗、猫以及其他许多野生动物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即使这些动物并未发病,只要它们携带病毒,也有可能使人感染。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至关重要。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狂犬病传播途径呢?食用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肉可能感染病毒。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如狗,也是感染的一大途径。处理动物的皮毛、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同样存在感染风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狂犬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预防是减少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由于目前还没有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预防。在接触动物时,要确保动物已接种疫苗,不要与未免疫的动物过分亲密,更不要接触这些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在护理狂犬病病人时,也应注意隔离。
狂犬病的危害不容忽视。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从被咬伤部位周围的神经开始,逐渐侵入神经中枢。临床上会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病程进入阶段后,病毒可能沿神经走向全身各个器官,如眼、舌、唾液腺、呼吸肌、心脏等,最终导致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整个病程进展急速,从发病到死亡可能只需2天到一周。
病人发病前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1-3个月,但也有短于一周或长于一年的情况。年龄、咬伤部位及伤口情况、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以及宿主的免疫力都会影响潜伏期的长短。关于“20年潜伏期”的说法,实际上是谣言。在我国,每年都有因狂犬病死亡病例的发生,其中不乏青少年。我们必须对狂犬病保持警惕,做好预防工作,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