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女性尴尬的下体味道是从而来
女性的微妙体香是自然的恩赐,但偶尔出现的白带增多和异样气味,却可能成为心中的困扰。那么,这些下身的异味究竟从何而来呢?
妇科专家指出,细菌性阴道病是背后作祟的元凶。这是一种由多种致病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引发的疾病,它会破坏阴道的生态平衡,使阴道处于病理状态。虽然它不被称为阴道炎,而是被称为阴道病,是因为其阴道黏膜并未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阴道分泌物也较少检测出白细胞。这一病症在医学组织中被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
引发细菌性阴道病的罪魁祸首,是阴道加德纳菌。这是一种厌氧性细菌,易于在阴道内生长,尤其当温度处于25至40摄氏度时,它在人体内的繁殖最为活跃,特别是在温度为35至37摄氏度时。值得注意的是,在pH值为4.5的酸性环境下,加德纳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通常情况下,健康女性的阴道内环境是酸性的(pH值4至5),这不利于加德纳菌的生长和繁殖。即使有些女性携带这种细菌,也并不一定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一旦阴道内的环境和酸碱度发生改变,如过度冲洗阴道、滥用药物等,加德纳菌和某些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特别是在后,由于碱性精液进入阴道,进一步促进了这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导致释放大量的胺类物质,从而使阴道散发出腐败的鱼腥味。
如何确诊是否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做出判断。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且均匀稀薄;阴道pH值大于4.5;氨试验阳性;显微镜下找到较多的线索细胞等。线索细胞是边缘呈锯齿状、吸附大量细菌的阴道表层脱落细胞。
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全身或局部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治愈率很高。对于妊娠妇女,如果感染了细菌性阴道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因为该病可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等孕期并发症。
预防细菌性阴道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阴道的自卫功能,保持阴道的酸性环境;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或进行阴道冲洗;重视生殖健康理念,避免公共场所的浴盆或坐式马桶;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裤袜;避免多个性伴侣;孕期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在进行子宫腔内的手术时,如避孕环的放置与取出、人工流产等,应事先检查白带以排除细菌性阴道病。若已患病,则应在治愈后再进行手术。
最后提醒大家,在细菌性阴道病未治愈前,最好避免性生活,男方应使用避孕套以防止加重感染。女性日常保健同样重要,值得大家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