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双重标准:22次召回从不涉及中国

大健康 2025-04-18 01:49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强生的双重标准与中国市场的挑战

强生公司近期因产品质量问题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多次被指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双重标准,而中国市场似乎成了其召回行动的“盲区”。

强生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近年来却频频因产品问题登上新闻头条。自2009年9月以来,该公司已进行了高达22次的药品召回,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召回行动似乎都与中国市场无关。每一次的召回,强生(中国)均表示,在华销售的非处方药品均源于上海强生制药工厂的生产,而召回行动不涉及中国内地。

回顾过去的几年,强生的婴幼儿用品曾因“含毒”风波三次被曝光。尤其是在2005年,强生婴儿油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查出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石蜡油成分,尽管强生(中国)随后声明产品安全,但依然给其“百年优质”的形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随后的几年中,强生的婴幼儿用品再度因含有毒物质引发关注,但国家药监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成分均在安全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强生在华的数十次召回并未涉及中国市场。据公开信息显示,强生在华拥有9家企业,旗下品牌包括泰诺、达克宁等医药产品。尤其泰诺等药品在国内市场极为常见,但强生曾明确表示,召回产品仅在美生产,不向中国销售。这引发了业内专家的质疑,是否存在着双重生产质量标准的问题。

与此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地,为全球的药品市场提供大量原料。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指出,强生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的表述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严格的欧美药品监管制度提醒我们,国内药品、食品等市场的监管制度需更加严格。

让我们回顾一下强生的部分召回历史:从2009年的儿童药品到泰诺等非处方药的多次召回,再到隐形眼镜的召回,强生的产品问题频频出现。但每次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这引发了消费者的疑虑和业内专家的担忧。

背景链接:

连续不断的召回事件给强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仅2010年因产品召回造成的损失就高达6亿美元。强生在最近发布的财报中也显示,其利润有所下滑。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对象对强生的婴儿卫浴产品失去了信任。

强生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召回问题,更是关于企业信誉和道德标准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重建消费者信任并应对全球市场的不同需求,是强生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也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