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食品摊贩或无须工商登记即可营业
广东食品小作坊与摊贩监管迎新突破:草案降低入市门槛
近日,广东省迎来一项针对食品行业的重大变革。在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因生产经营条件相对简陋、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长期成为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区域。提交的《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有望为这一状况带来积极改变。该草案已在省人大常委会一审,标志着广东小作坊与食品摊贩的入市门槛或将降低。
这一新动向背后,反映了广东省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现状的深刻洞察。据统计,广东省内拥有食品小作坊超过两万家,从业人员超过二十万;食品摊贩更是近三十万家,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标准,许多小作坊和摊贩面临着经营困境。由于达不到核发许可证的条件,原有经营者在卫生许可证到期后无法换领生产许可证,新开办申请人也因未取得前置许可而无法领取营业执照。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和影响从业人员生计的重要因素。
草案的出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草案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进行了规范,明确了进入市场的条件和程序。其中,食品摊贩只需向经营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或街道办事处申请办理食品摊贩登记卡,便可在划定区域和时段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无需再进行工商登记。这一举措简化了程序,降低了经营者的负担。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草案仍然强调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还明确规定了小作坊不得生产加工的食品范围。乳制品、罐头制品等特定类别的食品被明确禁止生产。针对食品摊贩的经营范围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凉菜、生食海产品、散装酒等被禁止经营。这一规定有助于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草案还明确提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周边两百米内不得划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有助于减少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风险。对于占用道路摆摊的行为,将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处,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该草案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近百万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行业发展与监管要求、保障从业人员权益,将成为未来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东省的食品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