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疯狂”科学家造出致命流感病毒
美国的科学家们近日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现。他们巧妙地利用野鸭正在传播的流感基因片段,成功合成了一种与闻名遐迩的“西班牙流感”病毒高度相似的致命病毒。尽管这一研究成果被认为可能为预防下一场流感大流行提供关键线索,但其大胆的尝试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议。一些人甚至将其形容为“鲁莽”、“疯狂”且“危险”。
回想起那个在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它的破坏力令人震惊,导致全球约0万人失去生命,成为历史上对人类影响最为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团队,在一期《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野鸭的流感病毒中精心挑选了8个基因片段,经过神奇的重组,创造出了与“西班牙流感”病毒相似度极高的一种新型病毒。两者之间的氨基酸差异仅为3%。
为了验证这种新病毒的威力,研究团队在雪貂身上进行了实验。结果令人震惊,这种新病毒的致病能力远超普通禽流感病毒,但相较于“西班牙流感”病毒,其传播力度稍逊一筹。并不能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由于雪貂的呼吸系统与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常被用作测试流感病毒感染性的理想对象。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该病毒的潜在风险与可能性。只需使新病毒的关键蛋白发生七个氨基酸的变异,其传播能力将大幅度提升,轻易地通过空气感染雪貂。这一发现让研究人员深感担忧,他们认为新病毒有可能在人群中引发一场流感大流行。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病毒学教授河冈义裕。对于这项备受争议的实验,河冈义裕教授表示,他们的初衷是为了深入了解流感病毒的演变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疫情。他强调,实验是在安全等级极高的实验室中进行的。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专家对实验的安全性表示强烈质疑。
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罗伯特梅教授形容这一实验“完全疯狂”,并指出整个事件“极度危险”。哈佛大学的马克利普西奇教授同样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即使在最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中,这种实验仍然是危险的。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家应该确保他们的研究能够真正拯救生命,但目前的研究尚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上个月,利普西奇教授还联合耶鲁大学的艾利森加尔瓦尼撰文警告说,河冈义裕的实验可能导致病毒意外“逃逸”出实验室,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甚至有观点认为,某些致命病毒的出现源于实验室事故。这一警告让人们不禁对这类研究的道德和安全性问题产生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