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当保健品卖老人 骗子成亿万富翁

大健康 2025-04-22 03:39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在这个充满欺诈和虚假宣传的时代,仍然有人因为信任而陷入困境。近日,安徽省淮南市的居民韩红英(化名)的经历让人震惊。这位今年64岁的老人,一直受到高血压、高血脂和关节疼痛等疾病的困扰。她所信赖的高价保健品,竟然只是普通的糖果,毫无治疗效果。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售卖虚假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的精心策划。

淮南警方最近成功破获了这个团伙,抓获了26名嫌疑人,冻结涉案资金2亿多元,资产2000多万元,并扣押金条38公斤。该团伙几乎每天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以讲授养生课为幌子,兜售他们研发的所谓“保健品”。这些产品声称能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的各种疾病,但实际上只是一些普通糖果,出厂价最便宜的每斤仅几元钱。

这个团伙专门针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欺诈。他们制定了针对性的“话术”,甚至虚构了诸如“院士”“干细胞疗法负责人”等头衔,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利用中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新兴科技的不了解,进行欺诈。

韩红英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她退休多年,身体多病,一直在寻找治疗方法。当她在旅游途中听到这个网络直播平台的介绍后,就动了心。她被拉入了一个名为“科学法养身班”的微信群,群里的“讲师”每天进行直播,讲解健康知识,并展示他们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被吹得神乎其神,甚至声称能治愈各种疾病。

韩红英被这些所谓的“专家”和他们的直播内容所吸引,尽管家人反对,她还是坚持购买这些保健品。她认真地听课,做笔记,甚至按照“讲师”的要求答题领红包。这一切都是犯罪嫌疑人有目的的行为,他们通过直播、答题等方式提高中老年人的参与度,然后顺势推出所谓的保健品进行欺诈。

这个团伙的诈骗行为极其恶劣,他们利用中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科技的不了解进行欺诈。他们的话术和虚假的头衔让人防不胜防。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特别是涉及到健康的问题,一定要谨慎。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科普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健品市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求,通过虚假宣传、欺诈手段推销所谓的“保健品”,给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淮南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涉案金额巨大,令人震惊。

被害人韩红英曾因为听信“讲师”的诱导,购买了大量的虚假保健品。她花了数千元购买了雪莲雪肽、针蓝果VC片、复合益生菌冻干粉等十几种产品。这些产品看似包装精致,名字也起得十分诱人,但实际上只是一些普通的糖果或固体饮料,没有任何保健功能或药用价值。

警方调查发现,这个犯罪团伙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诱导老年人购买他们的产品。他们先是雇佣“讲师”在微信群中进行宣传,声称他们的产品能够治疗各种疾病,让老年人感受到最大的实惠。然后,他们通过线下实体店和线上销售的方式,让老年人购买产品。有的老年人因为听信了他们的宣传,花费数万元购买了这些毫无效果的产品。

该犯罪团伙的主要嫌疑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欺诈手段获得了数亿元的非法所得。他们的行为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和摸排走访,最终成功打掉了这个犯罪团伙,并查获了大量的虚假保健品。

这些虚假保健品的包装上没有任何审批标识,也没有保健食品标志。警方还聘请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这些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产品没有任何治疗作用。该团伙的主要嫌疑人通过给老年人“扣病”“下危机”的手段,让他们产生恐慌和焦虑,然后推销自己的产品。这种欺诈行为令人不齿,必须严厉打击。

这起案件的破获,再次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面对保健品宣传时,要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不实宣传。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打击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不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老年人来说,更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我们要向淮南警方表示敬意,他们通过深入调查、精心组织、果断行动,成功破获了这起涉及众多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为受害者挽回了一部分经济损失。也提醒我们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共同打击不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过深入审讯,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尹某某和张某某的往事和犯罪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尹某某曾在北京某医药公司担任销售,并有过医学类专科学习的经历,对药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他声称自己的职业药师身份是虚构的,所谓的院士身份、干细胞疗法负责人身份以及20多年的临床经验都是编造出来的。而张某某则完全没有医学背景,对医药一窍不通,只是在商超做过销售工作。

警方透露,今年约40岁的尹某某与张某某在山东的一次食品展销会上相识。两人看到保健品市场的巨大利润,决定于去年四月合伙在山东注册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并发展全国代理商,开设网络直播间进行销售。该团伙在与代理商合作时,并不签订任何合作协议。为了更好地控制中老年人这一客户群体,有些代理商甚至建立微信群并担任群主,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些虚假保健品的销售价格由尹某某和张某某制定,他们与代理商按照五五分成的比例分享利润。

为了增强产品的说服力,尹某某和张某某还聘请了冯某某作为“讲师”,并为其杜撰了医师、营养学专家等身份。但实际上,冯某某仅是一名技工,没有医学背景。他们向中老年人进行出镜直播推销产品,并制定了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话术。比如当客户询问产品是否适合癌症患者以及服用产品后出现的反应时,他们便用事先制定好的话术回答客户,声称产品适合所有人群,将客户服用后的反应解释为“排毒反应”。

该犯罪团伙的代理商遍布全国各地,年龄从20多岁到50多岁不等。客服人员基本上都是年轻女性,她们缺乏医学常识,主要负责向代理商传达话术并处理订货单。该团伙在话术中明确向中老年人灌输“扣病”和“下危机”的观念,即当客户在微信群中谈论自己的健康状况时,他们便趁机夸大客户的病情,制造恐惧感,从而促使客户购买更多的产品。

警方透露,该团伙为了最大化利润,在寻找合作企业时会精心挑选对比。这些虚假保健品上的生产企业遍及多个省份,其中一家山东企业甚至与该犯罪团伙合作了20多个产品。警方表示,这些企业可能并不知道这些产品是虚假的或者被误导了。该案涉及大量被害人,目前警方正在紧密开展被害群体的梳理核查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年人被该保健品骗局深深洗脑,甚至在团伙被打掉后仍然坚信这些产品有效。更令人震惊的是,被害人的身份并不局限于普通老年人群体之中,《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甚至有的被害人受过高等教育或在退休前是正规医院的工作人员。警方指出嫌疑人在专业性知识方面故意制造迷惑并故意给产品起些迷惑性的名称如雪钛胶囊等以混淆视听因此即使是高学历或有医学职业背景的人也有可能上当受骗。他们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知识盲点进行诈骗包括缺乏医学知识或是对新科技产品的不了解从而引发老年群体容易受到欺诈的诱惑的存在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的所在之处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和宣传防范意识以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应该加强打击力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更多的老年人受到侵害的发生同时该案也提醒着社会各方应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心理健康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被诈骗再次伤害。李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揭露了假冒保健品的养老骗局,其恶劣性质令人震惊。他表示,这种欺诈行为的危害远不止让老年人承受经济损失那么简单,更为严重的是延误了他们的医疗救治时机,导致病情恶化。这一骗局不仅剥夺了老年人的钱财,更是威胁到了他们的健康和生命。

在这个令人痛心的案件中,假冒保健品成为了骗子们牟取不义之财的工具。这些骗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保健知识的缺乏,编织了一个个看似美好的谎言,让他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李杰呼吁,更多的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引以为戒,提高警惕,不要被这样的骗局所迷惑。

目前,该案进展到关键阶段,涉案嫌疑人仍被刑事拘留,警方正在紧锣密鼓地调查此案。警方表示,他们将尽快完成调查工作,并向检方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这是一起严重的欺诈案件,涉及到众多老年人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严厉打击,以儆效尤。

我们希望社会各方面都能关注这一问题,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保护。中老年人也应该主动了解保健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神奇”保健品,更不要轻易将钱款交给不明身份的人员。只有通过科学的保健方法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健康。

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只有从源头上遏制这种欺诈行为的发生,才能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起假冒保健品养老骗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危害老年人的欺诈行为,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种恶劣行为的发生,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上一篇:少吃这些 美白效果更显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