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闷出皮肤病 汗疹、股癣怎预防?

皮肤病 2023-05-31 20:31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记者陈立凯/摄影

时序入夏,闷热天气常让人满身大汗,有时下雨湿气重,皮肤就会起红疹水疱,或遭蚊虫叮咬而搔痒难耐。国泰医院皮肤科主任詹融怡指出,入夏后皮肤科门诊量约增加2成,不少是家长带着皮肤长满汗疹、或被蚊虫叮咬成「红豆冰」的小朋友前来看诊。
詹融怡说,夏季闷热容易出汗,不少民众在家开冷气降温,害怕小朋友着凉感冒,替小朋友穿上小背心,却反倒闷出汗疹。日前有家长带着1岁多的小婴儿求诊,小小身躯从脖子、整片背部到屁股都长满红疹,且汗疹搔痒,小朋友彻夜哭闹,全家都不得安眠,开了抗组织胺、消炎药服用与痱子膏使用,情况才好转。
詹融怡表示,夏季湿热有利于霉菌滋生,除容易导致香港脚问题,爱美女性如果穿紧身牛仔裤,往往会闷不透风,特别是生理期时易发生股癣,情况严重需使用抗霉菌药医治。,不少人周末假日出游,没有做好防蚊虫措施,手脚被叮得像「红豆冰」一样,尤其是收假后,因蚊虫叮咬前去求诊的患者特别多。
澄观中医诊所医师张文馨说,从中医观点,夏日皮肤痒多与体质有关,常见的类型分为风热型、血热型与风湿型。风热型搔痒好发于春夏季,通常为突然发生,常见于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等,可用荆芥、金银花、薄荷等药材清热止痒。
血热型搔痒多因心情烦躁或食用辛辣烤炸物导致,不少青壮年气血方刚会有此症状,而且夏天阳气正旺,使搔痒情况更严重,建议使用牡丹皮、栀子、生地等药材清热凉血。
湿气重的长夏季节则有风湿型搔痒,如汗疱疹、慢性湿疹等,搔抓后可能会起水泡、丘疹,渗出液会让皮肤糜烂,可选用荆芥、防风、薏苡仁等药材疏风止痒。

图/联合报


湿热天抓不停 忌吃「发物」
夏季湿热天气容易造成汗疹、皮肤炎等问题,医师建议,应该注意温度控制与除湿,并尽量穿着宽松、纯棉且吸汗的衣物,平时也应注重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刺激皮肤。中医师则建议,炸烤辛辣食物以及容易诱发疾病的食物要特别忌口,可多食用滋阴养血食物与药材,让夏季皮肤搔痒不上身。
国泰医院皮肤科主任詹融怡表示,台湾夏季天气极度闷热且常常下雨,温度与湿度控制相当重要,平时可开冷气降温,山区虽然较为凉爽,但仍要注意除湿。
衣着方面,接触身体的衣物应尽量穿着纯棉材质,较为吸汗透气;也应该避免长时间穿着牛仔裤、紧身裤等。
詹融怡也说,夏天闷热不仅容易出汗,强烈紫外线也容易导致斑点与痘痘,平时外出需加强防晒,可使用抗UV防晒产品,戴太阳眼镜、穿着薄长袖、撑阳伞带帽等,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澄观中医诊所医师张文馨指出,皮肤痒应忌食高油烤炸与辛辣食物,皮肤炎、湿疹、荨麻疹或严重痘痘者,也要少吃虾、蟹、酒、芒果、凤梨、竹笋等容易诱发疾病的「发物」,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来,「发物」多含有异物性蛋白质或组织胺,诱发过敏反应。
张文馨建议,多食用滋阴养血食材或药材,如菠菜、黑木耳、胡萝卜、莓果类,以及富含胶质与动物性蛋白质的海参、牛筋、猪脚筋、鸡爪,还有藻类、坚果类等;药材则包含阿胶、黑芝麻、何首乌、枸杞、山药与红枣等,为皮肤加上一层防护罩。

报系数据照


  该文章《酷夏闷出皮肤病 汗疹、股癣怎预防?》由网友『七夜 。』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