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毒校服”布料污染源头检出

生活常识 2025-04-19 04:29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上海毒校服事件引发关注,浙江展开专项排查

近日,上海“毒校服”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再次敲响在校学生安全警钟。这场风波源自一种有毒布料,而这种布料的源头浙江省决定对全省印染厂的染料和工艺展开专项排查。

据消息,绍兴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稽查处任处长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上海检出的“毒校服”布料确实出自绍兴一家印染厂。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针对这家印染厂的产品抽查结果却为合格。

欧霞时装生产的校服所用的黑色衣袖布料被检测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种布料来源于绍兴县欧虹纺织品有限公司。但该公司只是经销企业,并不直接生产布料。欧虹纺织将布料交给当地一家印染厂染色后,再出售给欧霞时装。针对这家印染厂的产品抽查显示,结果为合格。尽管如此,有关部门仍在对这家印染厂进行密切跟踪调查。

任处长表示:“由于产品抽查合格,我们难以对这家印染厂采取行动。目前只能进一步跟踪调查,以确定其日常生产的印染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也不能向媒体透露这家印染厂的具体名称。”他还提到,“毒布料”可能是在染料环节出现问题。“这块布料生产于2011年,当时的情况我们已无法回溯。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染料会有毒?我们需要进一步追踪。”

2011年,欧虹纺织曾将一批因颜色不符被欧盟退回的布料送到上述印染厂重新染色,然后再次出售给欧霞时装。这些布料的镶边被检测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是否是因为经过两次染色而导致布料染“毒”?对此,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邢工程师表示:“这很难确定。如果印染厂在剥离原有颜色并使用无毒染料进行上色,那么问题不大。但如果原有染色剂就有问题,两种染色剂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结果可能抵消有毒物质,也可能加重。”任处长也表示,两次染色导致布料有毒的说法难以确定,“也存在胚布本身存在问题的可能”。

这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释放成分并产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会改变人体细胞DNA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畸形或癌症。我国自2005年起已禁止生产、销售、进口含有此类染料的纺织品。仍有企业冒险使用这种禁用染料,原因主要是这种染料价格低廉且上色效果好。专家们表示,目前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靠加强检测。浙江省已经开始行动,对全省印染厂的染料和工艺进行全面排查。

上一篇:久咳不愈或是肝癌作怪 体检别忘查肝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