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超市食品安全隐患频频爆发引发关注
超市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如今,消费者对于市场食品的信任度日益降低,许多人选择了到超市购买食品,最近广东地区的超市却接连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种种案例。从深圳华润万家的“双生产日期”产品,到广州母子因食用泡芙而出现问题,再到东莞家乐福的“问题米”事件,临过期食品未公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事件让人不禁对超市食品的安全产生疑虑。
对于消费者而言,超市产品如何才能真正让人放心购买?由于相关部门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行业自律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消费者来说,擦亮眼睛、仔细挑选、精明消费,则是超市安全购物的不二法则。
超市自制食品管理混乱,是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正如去年广州超市熟食近一半不合格的报道所揭示的,超市自制食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的产生,与超市自制食品经营方式的多元化有关。有的超市将食品柜台承租给个人或单位,有的则采用半成品现场加工的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无疑加大了管理难度。
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标志做出了明确规定,但这一规定并未将超市自制食品纳入范围。目前,超市自制食品的生产销售监管上仍存在漏洞。
消费者在购买超市食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对于超市的打折促销等活动要警惕,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2.凉拌菜是超市自制食品中安全隐患最大的一类,应尽量少吃。如果购买,建议回家后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以增加食品安全系数。
3.熟卤制品容易存在大量亚硝酸盐、色素等成分,不要经常吃。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
当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的食品出现问题时,应通过医院请疾控部门介入,或第一时间拨打12315热线投诉,并保留相关票据证据以维权。
深圳晚报始终关注超市消费权益和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您在超市购物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拨打深圳晚报报料热线或通过新浪微博提供线索,我们将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帮您解决问题。
超市食品安全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广东省应出台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超市食品的安全,让消费者能够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