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呈年轻化 闹钟惊醒增加高血压风险
当下,高血压的年轻化发展势头引人关注。曾经被视为老年人专利的高血压,如今已在年轻人中悄然蔓延。为何中青年人越来越易患高血压?这背后的原因值得。
专家指出,现代年轻人运动量普遍不足,生活习惯不良,这些都是高血压的诱因。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饮食偏咸、长期精神紧张、熬夜晚睡、性格急躁、身处噪音环境以及肥胖等因素,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年轻人的高血压风险。
以苏州为例,职业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已接近20%,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35-40岁的职场人士中,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那么,高血压年轻化的背后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梁东辉教授明确表示,高血压确实越来越年轻化,甚至临床中出现了儿童高血压患者。她进一步解释说,高血压的病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饮食、精神压力、情绪等。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普遍存在运动量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等不良习惯,这些都导致了年轻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增高。
中青年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大,情绪波动剧烈。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
在谈及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时,梁东辉教授指出,很多上班族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身体没有不适就代表着血压正常,这是错误的观念。高血压的诊断是基于血压数值的测量,即使年轻人没有症状,若血压高也需要治疗服药。青年人的高血压有自身特点,与老年人的高血压不同,但同样需要重视和治疗。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哪些呢?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可能轻度升高或正常,因此常被忽视。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问题,且血压变化无明显规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常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疾病。遗传因素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86%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在青年人群中较低,主要是健康理念缺失所致。
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则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大、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并且常常与多种疾病并存。两者的用药治疗有所不同。但无论哪个年龄段,一旦发现高血压,都应及时诊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预防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