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心胶囊采购价格上涨近1成
标题:药监局严令胶囊药品批检完成时限,行业整顿引发成本攀升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紧急通知,对药品批检完成时间进行严格规定。据该通知,6月1日前未完成批检的药品批次将被暂停销售和使用。这一举措标志着胶囊市场的全面整顿,引发行业内的连锁反应。
药用明胶原料市场闻风而动,价格应声上涨近20%。空心胶囊的供应也面临紧张局面,采购价格已上涨10%。这一成本增加的压力正逐步传导至药品企业,使得药品成本面临上涨的风险。尽管药品定价机制的原因导致价格尚未调整,但行业内的紧张气氛已然弥漫。
为应对此次整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仅要求企业自检,还加大了监督抽验的力度。对于4月30日前上市的产品,监督抽验比例应不低于企业生产批次的3%;而对于5月1日后上市的药用明胶和药用胶囊,原则要求做到批批抽检,胶囊剂药品监督抽验比例应不低于2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将在5月底开展一次市场胶囊剂药品质量评估工作。这项评估将通过抽取一定比例的胶囊剂药品进行检验,与前期市场抽验情况的比对,以评估市场药品质量状况。若发现有铬限量超标的产品,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胶囊企业和药品企业均感受到这次整顿的严重性。一家空心胶囊企业的销售总监坦言,目前药用明胶的价格已经上涨,供货紧张,企业产能已经是满负荷运转。而药品企业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不得不购进更多的检测仪器设备以应对国家的检验要求。
业内人士预测,由于需求上涨,下半年大型胶囊厂的产能可能会跟不上,甚至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不仅对胶囊企业是一个挑战,也对药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在此背景下,药品企业正积极应对。除了购进检测仪器设备,一些企业还在寻求与供应商的更紧密合作,以确保胶囊等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药企也面临着产品转型的压力,但由于药品批文的申请程序复杂,这一转型并非易事。
此次行业整顿对于保障药品质量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未来,行业内各方需共同努力,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稳定,为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注:文中提到的价格、比例等数据仅为示例,实际数据可能有所不同。)此报道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相关部门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