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做好秋季保健
秋冬季节,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为脆弱的时刻。面对寒冷与干燥的双重挑战,如何守护呼吸健康,成为了重中之重。
对于慢阻肺、哮喘、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情况尤为复杂。其病因众多,并发症严重,使得预防措施难以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减少疾病的复发。
首先是“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秋冬高发期,我们要特别注重保暖防寒,避免感冒和肺部感染。因为感冒和肺部感染是肺心病最常见的诱发与加重因素。一旦发生肺部感染,会加剧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除此之外,由于空气干燥和大气污染,阴霾天空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变多,粉尘加剧,直接刺激患者呼吸道。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帽子和围巾,注意勤洗手,热水泡脚,避免劳累。
然后是坚持治疗,未雨绸缪。许多老病人误以为久病成医,在病情稳定后便自行停止治疗,导致疾病复发。每一次复发都会对患者的心肺功能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持续治疗至关重要。有条件的患者应坚持家庭长程氧疗,这不仅能改善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还能提高运动耐量,减少发作次数,提升生存质量。
接下来是增强意识,提倡“三早”。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以肺心病为例,许多环节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是可逆的,早期发现、适当治疗,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望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防范意识,及时检查肺功能、心电图等,做到早确诊、早干预,将身体和经济上的痛苦和危害降到最低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是关于呼吸训练。焦虑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常会出现浅快呼吸,导致通气死腔增大,增加了呼吸功耗。在纠正缺氧的前提下,控制性呼吸训练是改变这一趋势的有效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将胸式呼吸逐渐改为腹式呼吸。取仰卧、半卧位或坐位,一手置于腹部,经鼻腔深吸气并向上隆起腹部。呼气时手下压腹部,通过缩唇缓慢呼出。这种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肌的使用方式,降低呼吸功耗。
呼吸疾病患者的秋季保健不仅仅是上述几点,但只要我们深入理解并坚持执行这些措施,就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更多关于秋季保健的内容,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