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容易长奶瓶性蛀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宝宝出现了一个不良习惯:依赖奶瓶入睡。这些宝宝们对奶嘴情有独钟,一旦奶瓶掉落,便会立刻惊醒。这个习惯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一位女士反映,她的两岁半孩子出现了龋齿问题。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的门牙边出现了“斑”,幸运的是并未伤及神经。医生建议除了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进行口腔清洁外,还要及时寻求牙医的检查和治疗。
不要以为宝宝还小就可以忽视牙齿问题。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还在使用奶瓶的宝宝,刚刚长出的小牙齿竟然变黑了。这意味着,宝宝们看牙医的时间越来越早了。
最近,英格兰公共卫生的研究人员对50名儿童的研究表明,12%的三岁孩子患有蛀牙,平均有三颗牙齿存在问题。其中,有一种特定的儿童牙齿病变被称为儿童早期龋,它会迅速损坏孩子的上门牙并蔓延到其他牙齿。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竟是使用奶瓶喝含糖饮料。
对此,美国牙医协会建议,家长应在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的六个月内带其去看牙医,最晚不应超过一周岁。黄医生强调,从牙齿保健的角度来看,第一次看牙医应该开始于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后每3到6个月应检查一次。一些年仅十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出现了奶瓶性蛀牙的情况。
国际认证专业哺乳顾问郭蓓珍表示,一些宝宝的奶瓶性蛀牙是由于奶粉喂养不当造成的。长期含着奶瓶睡觉或睡前喝牛奶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她建议家长在孩子每次喂奶后刷牙,清洁口腔后再入睡。控制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避免让孩子养成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最好在宝宝1周岁后考虑戒掉奶瓶,改用水杯喝奶。
在保护孩子牙齿方面,除了正确的喂养习惯,家长还应重视刷牙的重要性。乳牙牙神经敏感性较弱,孩子们往往不会主动表达不适。家长应该认真为孩子刷牙,使用牙刷和牙线进行护理。无论是“划圈法”还是传统的巴式刷牙法,每天两次,每次高效刷牙两分钟,关键是清洁所有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红白交界处。使用牙线也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步骤。
黄医生提醒,蛀牙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发育,还会对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家长应该未雨绸缪,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蛀牙的发生。
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