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进入中国为什么困难重重?一切都是
宫颈癌疫苗进入中国之路的坎坷与必然
随着2018年的到来,宫颈癌疫苗在中国全面铺开,众多城市均可接种这一为女性带来福音的疫苗。这一疫苗其实早在11年前就已问世,那么为何中国却迟到了11年?这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
宫颈癌疫苗,这一“防癌疫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陆续上市,成为拯救无数生命的神器。在中国,这种神奇的药物却被拒之国门外长达11年之久。直到2017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才确认其真实性。白岩松指出,宫颈癌疫苗并不是一个新产品,它在2006年就已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上市。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这种疫苗的出现,无疑为无数女性带来了希望。这条希望之苗进入中国的道路却充满了坎坷。每一个癌症病人的治疗费用高达三五十万,中国的癌症医院每年接收的数百万癌症病人,所付出的治疗费用超过了一万亿!这个数字令人震惊。
商业利益与疫苗进入市场的速度密切相关。这种神奇的药物能否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的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就在相关新闻播出的第二天,中国股市出现了异动,那些受益的股票和上市公司股价上涨,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
四价宫颈癌疫苗不仅能预防HPV(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别引起的宫颈癌,还能预防感染HPV6、11型别引发的生殖器疣。这是唯一可以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癌症。推荐接种的主要人群为20-45岁的女性。关于HPV疫苗的接种程序和保护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目前的产品说明书和预防指南中并没有建议五年接种一次。关于疫苗的保护期,虽然有一个小样本的研究证明至少有8年的保护期,但长期的大样本数据尚未出炉。
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是18岁,这是因为青壮年时期性活跃,更容易感染HPV。年轻时的接种能有效预防中年后的宫颈癌。即便保护期只有8~10年,也能让大部分年轻人避免HPV的感染。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活跃度下降,感染的风险也会下降。
回首过去,有些人的亲人因为没有疫苗而遭受病痛折磨。那时,一位朋友的妈妈因子宫颈癌中期而遭受巨大痛苦,即使全切除了附件、卵巢和附近的淋巴,仍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疫苗的重要性。如今,有了宫颈癌疫苗的护航,我们希望更多的女性能够远离这种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