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为何会被起名叫作玄烨?
历史上的一个神秘名字:“玄烨”,究竟从何而来?这一疑问困扰了许多读者。今天,我们将跟随迷奇闻网的小编一起,揭开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回溯到多年前的紫禁城,那里曾有一位深目高鼻的西洋人,他在此自由出入长达20余年。这位洋人在皇宫禁苑中留下了许多足迹,他带来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甚至在紫禁城的开阔场地上为皇帝铸造过20门大炮。皇帝尊称他为“玛法”,意为爷爷。他深受皇恩,母亲更是尊其为义父。他不仅为顺治皇帝亲政游说过觊觎皇位的亲王,还是中国钦天监的第一个洋监正。最令人瞩目的是,他是第一个将阳历引进中国的人,虽然因此几乎被处凌迟,但最终得以幸免。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汤若望这个名字在中西交通史上留下了千秋美名。
那么,汤若望与“玄烨”之命名有什么关系呢?康熙皇帝于1654年出生,就在这一年之前,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的封号,并加奉一级。这一封号不仅彰显了汤若望在顺治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更在玄烨出生前后的三四年间,“玄”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符号。儿子的名字中带着“玄”字,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这个在重大场合频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何含义呢?
这个“玄”,并非来自老庄的“重妙之门”,而是汤若望所传授的学问的象征。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信仰在内的一套学说,为顺治皇帝所深深服膺。正是在玄烨出生前后的几年里,西洋天文机械之学在清初朝廷里备受推崇。观象测天被视为通天通神的职业,而朝廷却放心地将这一重任交给一个西洋远臣汤若望。为此,一个世代传承的天文世家被解职。此后,顺治皇帝更是为汤若望建造了一处天主堂,即北京南堂。
查阅了国家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里几十种历史资料后,我们会发现,“玄烨”之“玄”的确有些神秘。在顺治皇帝的八个儿子中,只有“玄烨”的名字带有这种神秘色彩,其他儿子的名字则相对平常。笔者推测,“玄烨”之“玄”,乃汤若望所传学问之谓也。“玄烨”者,乃祝愿洋“玛法”所传学问辉煌光大之意也。
汤若望与“玄烨”之名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个命名不仅体现了顺治皇帝对汤若望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更寓意着对汤若望所传授学问的深深敬仰和期望。这一名字背后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