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有人把管仲称为古代版的凯恩
管仲,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友谊与信任,正如《力命篇》中所描述的,他与鲍子之间的友谊成为了中国代代相传的佳话。当我最近阅读吴晓波老师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时,书中关于管仲变法强齐的描述让我深感震撼。原来,管仲在经济领域的造诣,远超我们想象。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这位非凡的“管爷”。
一、管爷是名副其实的“国企缔造者”。他与齐桓公共同商讨富国之策,提议对人口、房屋楼台、树木、六畜征税。管爷并不满足于这些有形的税收,他认为理想的征税方式应当“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于是,他提出了“寓税于价”的方法,将税收巧妙地隐藏在商品的价格中,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纳税。具体操作上,管爷强调应控制某些资源,如山海,实行盐铁专卖,然后通过国企经营获取利润。这种国有民营的方法对后世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现代中国的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
二、管爷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大师。他从早年的从商经历中认识到工商业的盈利能力远超农业,因此他致力于振兴商品经济,以此增强国力。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试验,涉及产业、税收、价格等多个领域。他的政策可以概括为“放活微观、管制宏观、鼓励投资和消费”。管爷通过刺激经济发展、降低关税等措施,成功吸引了天下商贾汇聚齐国。他还首创了业以吸引外来商旅并征收重税。在管制宏观方面,管爷强调对经济的干预,利用财政杠杆来调节经济和增加国家收入。其中盐铁专营政策对后世的影响绵延两千余年,至今仍是国家的经济保障。
三、管爷擅长国际贸易。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位中原霸主。他以霸主身份统一各国关税,创建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关税同盟体。这一做法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国际贸易的常规操作。《管子》中记载了一则管爷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鲁、梁二国的精彩案例。管爷通过鼓励齐国人民穿戴一种厚实的丝织品绨衣来刺激对绨织品的需求。当鲁、梁两国陷入绨织品生产时,管爷却突然关闭通商关口,导致两国经济崩溃。此后,管爷利用同样的手段制服了莱国,其手段之高明和狠辣令人叹服。
管仲真是一位无师自通的经济天才。他被称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他的经济思想和手段比西方的凯恩斯早了整整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