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有度数吗?古人为何能千杯不醉

大健康 2025-04-18 23:39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古代的酒与现代的酒:酿酒技术的漫长演变

一、酒文化探源

提及古代的酒文化,我们总会想起梁山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放场景。在古代,酒肆中的酒并非如今酒吧里一瓶瓶精致的酒水,而是多采用论坛售卖。文人墨客们饮酒,常言“斗酒诗百篇”,“新丰美酒斗十千”。

酒,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我国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酿酒技术可追溯到史前时期。那时,人们只能在果物或粮食自然发酵时随缘得到酒,称为“自然生酒”。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开始掌握酿造技术,制酒的核心酒精,是果物或粮食中的糖类发酵而来。

古代制酒,主要使用“蘖[ni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酒曲。最初的酒多是浊酒,制作较为粗糙,成本低廉,度数大约在10度或更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到了某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压榨过滤的手段,得到了清酒。清酒的制作更为繁琐,价值较高,多为皇宫贵族专享。

二、制酒技术的变迁

从古代到魏晋时期,人们一直在尝试改善酒曲,选择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作物为原料。到了唐宋时期,大米也走进了制酒的视野,人们研制出了由曲母直接培养制成的红曲。红曲的糖化力更强,发酵效果更好,可以制作出大约8-9度的酒。

到了宋朝,制酒技术再次革新。连渣拌饭法的出现,使得酒的口感更加醇厚,同时提高了酒精度数,可以达到十几度。这个时期,想要大碗喝酒的情景还是可行的,酒精量相当于现代几瓶啤酒的水平。然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蒸馏技术的完善和应用,酒的度数大幅度提高,逐渐接近现代的酒。蒸馏技术的出现是酿酒业的一个质的飞跃。

在元朝末年,游牧民族传来的蒸馏技术开始被应用。明朝时期,可以生产出高达60度的酒。在元朝和明朝早期,蒸馏酒成本较高,主要是贵族享用。直到清朝,蒸馏酒才逐渐流行起来,进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的酿酒厂已经运用了更加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和仪器,可以合理控制各种酒的风味和度数。不同地区的名酒,也是基于古法酿酒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的传承。

“千杯不醉”的夸张说法在古代文献中或许有其夸张成分,但在明清之前,大碗喝酒的情景确实可能发生,因为古代的酒很多度数极低。高度酒则需要蒸馏技术,与现代类似的蒸馏酒在清朝开始流行。如今,我们饮用的酒水已是经过时代演绎与工艺革新的成果。

上一篇:男人无时无刻都只想到性爱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