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蚂蟥藏身女童鼻腔导致鼻子常出血
广西五岁女童鼻腔惊现大蚂蟥,医生揭示其来源
近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一名年仅五岁的女童,因近半月来鼻子经常不明原因出血而就医。医生通过鼻窦镜检查,在其鼻腔中发现了一条长3厘米的蠕动物一条大蚂蟥。这条令人惊心的消息在广西地区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该医院的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黄煜猷介绍,这名来自南宁市郊的女孩彤彤(化名),过去从未有过类似的流鼻血病史。此次出现流鼻血症状既无感冒也无其他不适症状,让家人十分担忧。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终于揭示了真相彤彤的鼻腔内竟然吸附着一条会蠕动的虫子,正是这条虫子引发了她的鼻血。黄医生断定这条虫子是俗称的蚂蟥。
医生通过镊子小心翼翼地从彤彤的鼻腔中夹出了这条足足长3厘米的大蚂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黄煜猷医生分析,彤彤生活在农村环境中,当地的饮用水多为山泉水、井水或河水等自然水源,这些水源中很可能寄生着大量的蚂蟥。如果未经煮沸就直接饮用这些水源,很容易将水中的蚂蟥一同喝入食道,进而进入鼻腔。医生还指出,如果家长能够加强看护,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孩子在自然水域游泳时不慎让蚂蟥进入鼻腔。
黄煜猷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卫生条件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到自然水域中嬉戏游泳,以免遭受水中生物的伤害。而对于人工游泳池,由于水质会定期消毒,市民可以放心在水中消暑。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就医。
除了上述提到的鼻腔内进入蚂蟥的情况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方险峰还介绍了在自然水域游泳时可能引发的其他疾病。他表示,虽然被水中寄生虫危害到健康的情况较为少见,但在卫生状况较差的自然水域中游泳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即皮肤过敏,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干净的水域中的水生植物也可能给游泳者带来刺伤、刮伤的潜在危险。
方险峰提醒广大市民,应尽量避免接触卫生状况较差的自然水域。如果出现接触性皮炎的症状,病状不严重的患者可用清水冲洗全身,并辅以中草药擦拭;严重的患者可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处理或立即就医。如果被水生植物刮伤、刺伤等皮外伤疾病,应尽快上岸处理伤口,避免长时间在水中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