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告示排队“6-8小时”并非夸大
近日,微微健康网报道,深圳市儿童医院“排队告示”中所提示的“排队6-8小时”并非夸大其词。实际上,这一问题背后暴露出的是儿童医院人力物力的严重匮乏。
记者实地采访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却了解到一番令人深感无奈的情况。儿科医生紧缺,床位紧张,新的医疗大楼虽已近竣工,但依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部分医护人员甚至发出了“悔不该选择儿科”的感慨。
深圳市儿童医院作为深圳唯一一所专门服务于儿童的医院,长期以来面临着挂号难、交费难、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尖锐问题,被市民普遍认为是“看病最难”的医院之一。自1997年开院运行以来,该医院的服务对象已扩大到整个深圳及周边地区,但医疗资源的增长却未能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据了解,深圳儿童医院当初是按照全市万人口建设的,设计日门诊量2000人次,病床350张。随着深圳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儿童的增加,该医院的日门诊量已接近当初设计能力的两倍,床位长期超负荷运转。
尽管医院新大楼即将启用,但招人难题却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危重症患儿救治中心负责人表示,按照人员配备需求,该科室急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但多年来招聘情况并不理想。一位辞职的博士表示:“我喜欢儿科,喜欢这个团队,但这里实在太累了。”
这不仅是个例,记者了解到,“招人难”已成为全国儿科医院的普遍问题。一位医学专家指出,儿科被形容为“高强度、高风险、低回报”的领域,由于经济效益较低,导致儿科医师人才的短缺和流失。
另一方面,儿童医院的收益低、效益差,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一些综合医院也不愿过多投入资源建设儿科,导致不少医院的儿科逐渐萎缩。在深圳,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甚至未开设儿外科。
一位从事儿科近30年的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她的担忧: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从事儿科,而且她所在的医院绝大多数医师子女都没有选择儿科。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深圳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应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有医改专家认为,应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百姓需要而又缺乏经济效益的领域,而其他公立医院则应向市场开放。
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医院、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专家建议改革医药制度、提供灵活的招聘机制或绿色通道、通过科学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只有如此,才能逐步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