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条例加大处罚力度:抽烟不听劝 至少罚五十
在当下,控烟不力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最近,北京市公布了一份控烟条例专家建议稿,引起了广泛关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对其评价甚高,认为该建议稿在某些内容上的规定之严前所未有,若能在最终修订中得以保留并严格执行,必将成为中国控烟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该建议稿的“规定之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禁烟区域的划分极为细致。室内区域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只要顶部有遮蔽且侧面有两面以上环绕的空间都被纳入了控烟范围。而对于室外区域,则明确划分为禁烟区和限制吸烟区,其中禁烟区包括医疗机构的室外区域、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等七类。这种分类限制的方式无疑为控烟提供了更为明确和全面的指导。
该建议稿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相较于现行条例,公民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罚款金额显著提高。而对于不履行劝阻吸烟义务的经营者,最高将面临3万元罚款。吴宜群认为,这种针对经营者的重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控烟过程中的取证难问题,通过向经营者施压,室内控烟的可操作性将大大加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对此也表达了一些担忧。她指出,建议稿中的某些内容如“投诉到爱卫会和相关行政部门”一项需要更加明确。建议在执行和罚款方面进一步清晰规定,可以借鉴台湾和香港的成功经验。
台湾在发动群众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普通市民可以随手拍下吸烟者在控烟区域吸烟的照片,然后到有关部门领取奖金。而香港建立专职执法队伍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这些专职人员积极走街串巷,一旦发现有人在控烟区吸烟,会立即开出高额罚单,这对吸烟者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姜垣也强调,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面对更大的吸烟人群和众多公共场所,如何取证、如何征召群众参与、如何避免群众参与过程中的直接冲突和纠纷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和完善。至于到2015年底实现“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目标,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这份建议稿的出台无疑为我国的控烟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我们期待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进一步完善这一建议稿,使其更好地满足公众期待,真正起到保护公众健康的作用。